close

  □ 吳龍貴(雲南 媒體人)
  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《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》稱,“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,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,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,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。”
  根據國家相關法律,除了少數民族和邊遠地區外,原則上所有公職人員不得生育二胎,如違法生育,將革除公職。據此有媒體得出結論,公職人員將成為該政策的最大受益者,原因是“多生一個不再影響仕途”。
  當公共政策有利於某一特殊群體,譬如公職人員,就很容易引得群情激奮,繼而懷疑該制度的公平性。很多網友憤憤不平地認為,公職人員本來就享受著穩定的收入與福利,如今在二胎政策中又成了最大受益者,可謂好事占盡。
  事實上,“公職人員最受益單獨生二胎政策”是一個偽命題,它本身就是有些媒體為了挑起輿論爭端而刻意製造的話題。不可否認,在多數情況下,公共政策確實有利於公職人員。但就“單獨生二胎”這一政策而言,不能如此簡單地下結論。
  在之前的政策背景下,一般人超生所承擔的最大處罰就是罰款,而公職人員超生不僅要罰款,還會丟公職。全面放開“單獨生二胎”不過是讓所有人回到了同樣的權利起點。如果把“單獨生二胎”看作是一種權利的回歸,那麼就能清楚地發現,公職人員如今“最受益”是建立在此前“最受害”的基礎上。
  “公職人員最受益單獨生二胎政策”貌似找到了一個獨特的報道視角,本質上卻是在刻意假想一種制度不公。按照這些媒體報道的邏輯,公職人員最受益,那麼其他群體就吃虧了。公共決策理應一視同仁,憑什麼公職人員最受益?普通民眾是不是又成了改革的犧牲品?很多時候,在媒體的輿論挑撥下,人們沒有太多耐心去仔細思考。尤其在當下社會,不公之事處處可見,當“公職人員”、“最受益”、“政策”這樣的字眼出現在公眾視野時,無疑會強化社會上的對立情緒。
  當前公職人員確實得到了很多,但這不表明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製造對立情緒。對媒體而言,有監督的職責與使命,但保持理性、不故意製造話題,才是更大的社會責任。  (原標題:不要假想制度不公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p16epfnf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